健康
生活
养生
疾病
医学
体育
社会
医院百科
点击显示
您的位置:首页 >> 百科 >> 疾病 >> 肾内科 >> 间质性肾炎
间质性肾炎



 

疾病描述

  间质性肾炎又称小管间质性肾炎,是主要影响肾间质(包括肾小管、血管和间质)疾患的总称,不包括可引起继发性肾小管-间质损害的疾患,如肾小球肾炎等。

症状体征

  注意有无多尿、烦渴、恶心、夜尿、肉眼血尿、肌无力、软瘫、关节痛等表现。体检:注意有无发热、皮疹、颜面部蝶形红斑、皮下出血点、关节红肿、贫血高血压及感染灶。

疾病病因

  注意起病缓急,有无细菌、真菌及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,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、重症链球菌感染、白喉、腥红热、支原体肺炎梅毒、布氏杆菌病、军团菌病、乙肝病毒抗原血症、巨细胞病毒感染、伤寒、麻疹、肾盂肾炎等,有无系统性疾病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症、结节病、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,有无血液系统疾病,如多发性骨髓瘤、阵发性血红蛋白尿、淋巴增生性疾病、镰状细胞病等,有无环孢素、氨基糖甙类抗生素、两性霉素B、止痛剂、非类固醇类抗炎药,顺铂等长期应用史,有无重金属盐如镉、锂、铝、金、铍等长期接触史,有无化学毒物或生物毒素如四氯化碳、四氯乙烯、甲醇、乙二醇、煤酚、亚硝基脲或蛇毒、鱼胆毒、蜂毒、蕈毒等中毒史,有无代谢疾病如胱氨酸病、低钾肾病、尿酸性肾病、糖尿病肾病及淀粉样肾病史。

诊断检查


  1.检验 入院后连续行尿常规检查3次,以后每周2~3次,注意每周检查尿蛋白定量、圆盘电泳尿、β2-微球蛋白、溶菌、TH-蛋白、视黄醇结合蛋白、晨尿渗透压、尿pH、24h尿钾、钠、氯、、镁、磷、尿酸,抽血查血糖、尿酸、钾、钠、氯、钙、镁、磷、肌酐、尿素氮、二氧化碳结合力、血沉、抗“O”、抗核抗体、ds-DNA、SM抗体、血或尿嗜酸性粒细胞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。
  2.其他检查 常规行双肾B超检查,酌情作CT检查、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尿路造影,必要时可行肾核素扫描、骨髓穿刺检查及肾组织活检。
  3.诊断标准
  (1)急性间质性肾炎:①有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发病或诱因,如致病微生物感染、服用药物及接触毒物史等。②起病急,突然出现血尿、白细胞尿、蛋白尿及肾功能降低,高血压不显著。③部分伴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及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,尤以药物所致者显著。④肾小管损害为主,尿蛋白定量<2.0g/24h,为小分子蛋白质,晨尿渗透压<667msm/L尿β2-微球蛋白、视黄醇结合蛋白、溶菌酶升高,尿钠排泄分数>2,并可出现糖尿,氨基酸尿及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。⑤肾组织活检显示肾小管-间质以充血、水肿、白细胞浸润及肾小管坏死、再生为主,肾小球病变轻微。
  (2)慢性间质性肾炎:①有致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发病及诱因,如长期服用止痛剂、非类固醇抗炎药史,有长期接触重金属及毒物史,有伴尿路梗阻的慢性肾盂肾炎及高尿酸血症、低钾、高钙血症史等。②除原发病表现外,贫血、夜尿及多尿常见,止痛剂引起者还有肉眼血尿及肾绞痛史,晚期可出现大量蛋白尿、水肿及高血压。③早期肾小管功能受损为主,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,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升高。如系止痛药性肾病,逆行造影可见肾乳头坏死特征;如系慢性肾盂肾炎,肾CT或B超检查可见双肾外形不规则、肾盂、肾盏变形。④肾组织活检显示肾小管弥漫性萎缩,间质中淋巴细胞、单核细胞浸润及多灶或弥漫性纤维化,晚期肾小球常被纤维组织包绕、纤维化。

治疗方案


  护理:
  按肾脏病护理常规护理。有肾功能衰竭者可参照急、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。
  治疗:
  1.原发病治疗 治疗引起间质肾炎的原发病。
  2.祛除病因 对药物所致者及时停用有关药物,对中毒性肾病应脱离接触有关的毒物及重金属,并使用特效解毒剂加速毒物的清除。
  3.一般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、酸碱平衡紊乱,降血压,纠正贫血,对药物等过敏所致者可试用激素。肾功能衰竭者应及时行透析治疗。

用药安全

  1、中老年人常感到腰痛背胀、精神不振、小便频繁、双腿酸软等,一般是因为肾脏发生了病变。应选用玉米、玉米须、赤小豆食物,对肾病都有益。但咖啡、浓茶、花椒、胡椒等刺激性食物应忌用。
  2、肾病患者必须忌盐。有水肿且尿量少时,除服药外,可选择一些具有利水适用的食物。如冬瓜主治小腹水胀,利小便、止渴。冬瓜皮煎汤代茶利水消肿作用更好。丝瓜有凉血解毒、利尿消肿的功用。

↑返回页首
友情链接